返回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关灯
护眼
第231章 有识之士与丧权辱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如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为什么如此多的有识之士认为让外国人建铁路是丧权辱国呢?”。姜玉娘见二哥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索性自己上场。</br>

王月生一笑,暗道这妮子莫不是也是从后世穿来,而且是那种混知乎的,擅于提出一个所谓的问题,其实却是用一个貌似问题的语句先入为主地让读者默认他的题干阐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后续人一时不察,便只会围绕着那个问题打转转。不过这种小手段也早已被人破解,那就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br>

“哦,是吗?请问都是怎样的有识之士?又是认为如何丧权辱国的呢?”</br>

“这个......”。姜小姐虽然在同龄人中算能力超群的,在当地人,哪怕是蒙自城里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却毕竟只有18岁,一辈子也没出过云南,甚至连火车都没见过,更不知道中原和沿海那帮人是怎么想的,一时哪里答得出来。正有些恼羞成怒的酝酿阶段时,却听王月生用探讨的语气道:</br>

“世妹,我总结了一下,咱们参详一下,看看我说的对不对。这些发声的人士呢,一种是掌握全国情况的中央大员和地方大员,这种人中有大致两种观点,一种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强调“夷夏之防”,将铁路视为“奇技淫巧”,反对一切西方事物,认为铁路会破坏风水、冲击传统社会秩序。他们这种论点的背后,其实代表的是他们主张维持农业社会的封闭性,因为这个才是他们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规则,大清的政府和各级官僚胥吏,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行使权力”。</br>

王月生见姜家兄妹有些懵懂,知道自己的这些貌似平常的词句中,有很多此时空人并不习惯使用的语句和概念。那也没办法,自己在后世听的看的就是这些,让自己翻译成前世人习惯的语句,太累了,而且那样在辩论的时候不利于自己发挥。于是他做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向姜玉娘建议道,“咱们总冷落了外人也不好,现在的谈话也没什么机密,你不妨翻译给艾莲娜听。在翻译的过程中,你的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有助于你的理解”。</br>

姜玉娘稍微瞪了一眼王月生,心道“什么叫外人?我是你的内人吗?”。没办法,有了先入为主的王月生想调戏自己的看法,智子疑邻,杯弓蛇影,就是这样。姜玉娘更气愤的是,好像王月生后面这句话里也有好几个词和概念自己都不太理解呢。明明都是大白话呀,怎么大白话都听不懂了呢。</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