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凌在明末

关灯
护眼
第467章 五百两与新扬州廋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光武帝一行的扬州府之行,与历代帝王南巡的轨迹看似重合,内里却截然不同。</br>

盐商巨贾的园林笙歌早已随着盐业官办而消散在历史烟尘中,“扬州瘦马”这一依附于盐商奢靡的畸形产物也失去了滋生的土壤,成为文人笔记里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br>

雄心勃勃的光武帝,他的目光岂会流连于山水声色?</br>

他此来扬州,主要是历代皇帝巡视江南,扬州一定是第一站,习惯使然。</br>

在扬州知府田三耕的陪同下,光武帝一行象征性地参观了昔日盐商总会的旧址。</br>

雕梁画栋犹在,却人去楼空,只余下空旷的回廊和褪色的朱漆诉说着往昔的浮华。</br>

光武帝驻足片刻,对随行的南直隶巡抚姜镇(永昌二十年进士)和知府田三耕(永昌二十二年进士)道:“盐铁之利,关乎国本。官办虽平抑盐价,惠及万民,然此等豪奢之地,亦可警醒后世,奢靡之风断不可长!当思如何善用此等空间,或兴学,或设馆,使其真正有益于民。”</br>

姜镇、田三耕连忙躬身称是,心中已在盘算如何将皇帝的意思落到实处。</br>

离开盐商旧址,车队便驶向了此行的核心——扬州大学。</br>

甫入校园,光武帝便感到一股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br>

校园占地极广,气势恢宏,丝毫不逊于南京的南直隶大学。</br>

亭台楼阁间穿插着新式的砖石教学楼,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抱着书本匆匆而行的学子们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光芒。</br>

校长赖越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学者,早已率校方高层在恢弘的主楼前恭迎。</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